新趋势:远程办公正在失宠 #321
greatghoul
announced in
存档
Replies: 0 comments
Sign up for free
to join this conversation on GitHub.
Already have an account?
Sign in to comment
Uh oh!
There was an error while loading. Please reload this page.
-
发布时间:2017-11-29
原文: https://www.ljsw.io/dedao/2017-11-29/iE.html
存档: https://web.archive.org/web/20230210091606/https://www.ljsw.io/dedao/2017-11-29/iE.html
如今信息交流已经越来越方便了,各种办公软件也很强大,很多工作都可以在网上完成,很多公司也都实行了远程办公。但是今年3月份,远程办公的鼻祖,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远程办公的IBM突然宣布,希望它的几千名员工重新回到实体办公室。除了IBM,很多公司早就这么做了,比如,雅虎在2013年就取消了远程办公,之后,安泰保险金融集团和电子零售商百思买也采取了类似的举措。得到订阅专栏“马徐骏·世界名刊速读”介绍了《大西洋月刊》(11月)的一篇文章,名叫《当远程办公失宠时》(When Working From Home Doesn’t Work)。这篇文章专门讨论了远程办公这个话题。
远程办公最早就是IBM在1979年提出来的,当时为了缓解总部主机拥堵的情况,IBM做了个实验,让五位员工在家里工作。结果这个实验效果还不错,IBM就对远程办公进行了推广。到2009年的时候,根据IBM的一份报告显示,它有40%的员工都在远程办公,这给IBM节省了大量的办公空间和成本。
那如今IBM取消远程办公,是不是说远程办公就不好了呢?那可不一定。比如,美国著名咨询公司盖洛普的调查结果显示,有43%的美国员工都处于完全或者部分远程工作的模式。研究也证明,远程办公模式可以让人工作更有成效。但如果说远程办公都是好处,也不准确,因为还有一些结论是相反的。比如,要鼓励电话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躲在办公室工作,这样他们可以多交流工作心得和技巧。所以,不管远程办公好不好,都有研究支持。《大西洋月刊》这篇文章的作者说:“如果你不考虑需要哪种生产力,那么这些研究和调查,就都对你没什么意义。”
文章说,假如一个公司看重个人生产力,强调个人的工作业绩,看中单个员工的单兵作战结果的话,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员工自己去选择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点。甚至还有些工作是不太需要和人互动的,比如专栏作家这类需要独自创作的工作,办公室不仅帮不上忙,还会造成干扰。而如果是那些需要团队紧密合作、共同解决问题的工作,远程办公就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了。因为在协作过程是需要沟通的,虽然有很多软件可以实现全方位的沟通,比如语音通话、视频会议,但最有效的沟通方式仍然是在办公室面对面的讨论。
下面,我们通过文章中提出的两个概念,来看看实体办公有什么优势。同时,这两个概念也能帮我们加深自己和同事之间的关系。
第一个概念叫做艾伦曲线。这是1977年麻省理工的教授托马斯·艾伦(Thomas J. Allen)提出的。托马斯·艾伦在观察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交流模式时发现,两张办公桌离得越远,坐在这两个办公桌的人就越难交流。如果两张桌子之间的距离超过30米,那这两个人定期交流的可能性几乎为零。那信息技术能不能降低艾伦曲线的波动呢?麻省理工的访问科学家本·瓦贝尔(Ben Waber)最近的一项研究给出了否定的答案。虽然平时我们用的交流软件目的是消除距离造成的影响,但通常人们都是用软件和自己熟悉的人交流。瓦贝尔和IBM的研究者共同做了一项研究,他们发现在一个办公室里的员工,对一个潜在的问题平均要交流38次,而在不同工作场所的员工遇到问题时,他们之间的交流只有8次。也就是说,当你和同事天天在一个办公室的时候,你们就越熟悉,交流也越多。而离得远了,就算信息技术很发达,沟通得也少。
第二个概念是曝光效应。 曝光效应的意思是说,我们倾向于被熟悉的事物吸引,熟悉度越高,喜欢的程度就越高。这个效应用在办公室的人际关系上就是,如果你有意识地让别人更熟悉你,他们就会更喜欢你。很多时候,那些平时在办公室活跃度比较高的人,人缘也比较好,那些在领导面前经常露脸的人,得到的机会也比较多。 当然,这里不是说去领导那里溜须拍马,而是你要让领导注意到你,增加存在感。比如开会的时候多发言,不要怕和领导有眼神交流,这都是在利用曝光效应。所以,实体办公室之所以还有优势,曝光效应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所以,这篇文章说,IBM让员工回到办公室,并不是简单地回归传统,而是对变化的时代做出的反应。因为在过去,人们愿意等待一个公司花费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去研发一个产品,而现在软件的迭代速度特别快,回归实体办公室,其实就是为了迅速应对变化,识别问题,提供解决方案,获得反馈,调整路径。
以上就是“马徐骏·世界名刊速读”介绍的《大西洋月刊》的有关远程办公变化的文章,希望对你有启发。
本期文章参考来源:得到订阅专栏“马徐骏·世界名刊速读”(《大西洋月刊》:正在失宠的远程办公)
改写:亚平宁
讲述:成亚
Beta Was this translation helpful? Give feedback.
All reactions